吉利汽车集团近期持续推进“一个吉利”战略的落地实施,其中一项重要举措是成立了极氪整车研究院和领克整车研究院,标志着两大品牌在研发体系上进一步走向独立运作。与此同时,集团智能驾驶业务也在九月份启动全面整合康乾配资,旨在解决此前多团队并行开发带来的资源重复投入问题,提升整体研发效率。
极氪整车研究院将覆盖Z系列(包括极氪001、009及9X)、C系列(如极氪MIX)和M系列(如极氪007)等产品线,领克整车研究院则主要负责L系列(如领克09)和K系列(如领克08)车型的研发工作,至此,吉利旗下拥有领克、极氪、银河等品牌的整车研究院。这也表现出吉利集团整合思路:千里科技负责辅助驾驶研发,吉利中央研究院负责智能座舱、平台技术架构开发,二者为各整车研究院提供技术;整车开发相关工作由各整车研究院负责。
在智能驾驶业务方面,吉利此前存在多个团队并行的状况,包括极氪智驾团队、吉利研究院智驾中心以及路特斯智驾团队等。这种分散的模式不仅造成资源浪费,也限制了数据积累与算法迭代的效率。整合后的千里科技采用“双CEO”架构,由王军担任CEO,陈奇担任联席CEO康乾配资,杨沐出任CTO,力图通过矩阵式管理提升协作效率。在这场合并调整中,极氪系将承担任务更重的量产落地项目、而旷视系则更侧重于智驾路线的预研。
展开剩余48%品牌差异化仍是吉利整体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极氪品牌定位于“豪华、极致、科技”,主打30万元以上的纯电动市场;领克品牌则强调“潮流、运动、个性”,聚焦20万元级别的混动和纯电车型;银河系列面向主流新能源用户康乾配资,中国星系列则继续推进燃油车型的智能化和节能化升级。这种差异化直接体现在产品规划上,极氪计划在2025年推出三款新车型,其中包括一款Robotaxi自动驾驶车辆,领克则将发布两款混动旗舰车型。
此次整合预计为吉利带来显著的效率提升与成本优化。集团通过将极氪私有化并纳入统一体系,决策流程已从七级压缩至四级。在研发投入方面,集团每年可节省数十亿元,智能驾驶算法开发成本降低40%,供应链协同和规模化采购也促使整车BOM成本下降3%至5%。
吉利股东近期以95.14%的高票通过了极氪私有化议案康乾配资,为“一个吉利”战略的深入推进扫清了障碍。未来,集团计划将60%的研发资源投入AI技术与三电系统,目标在2027实现L4级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应用。这一系列调整不仅体现了吉利在组织架构与技术路线上的重新聚焦,也反映出中国汽车产业正从粗放型扩张转向精细化、集约化发展的新阶段。
发布于:河北省东兴资本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